立即订阅

什么吸引了“新农民”

2023年03月15日 01:03 来源于:赚牛网 浏览量:

越来越多的“新农民”从事农业,说明农村的吸引力在增加。既要打破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体制障碍,建立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长效机制,也要推动公共服务更好地覆盖农村,解决他们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像魏乔这样的同志下乡真好!”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我们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也必须双向流动。”

来自江苏镇江的全国人大代表魏乔是一名回乡创业的“80后”。2017年4月,她和丈夫分别辞去中科院和北大的工作,从城市回到农村。现在他们种植了2万多亩水稻,成为数字化田间种植的专家。魏乔的职业选择和成就也引发了人们对乡村振兴中人才问题的思考:谁来种地,谁来兴农,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如何下乡。

以农田为纸,以科技为笔。近年来,一大批有文化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回到农村。虽然他们的户口不在农村,大部分没有承包地,但他们的事业扎根农村,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从事新业态,有新的养殖手段和营销新思路,因此被称为“新农民”。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1220万名企业家返乡,成为发展农业的生力军。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有的成为新市民,这是趋势;同时,一批能创新、敢创业的“新农民”积极返乡,一批想种地、有经验的“老农民”提升自己,也是一种趋势。背景是农业生产率和机械化率的提高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农业农村的功能价值被激活,使得一部分优秀的人在农村获得可观的回报,从而扭转了人才要素的单向流出。

按照市场规律,劳动力一般会流向物价高的地方。这么多“新农民”投身农业,说明农村的吸引力在增加。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农业社会化服务日趋成熟,大田作物种植和收获告别苦与累。另一方面,农村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在农村工作生活有很多不便,也有很多机会。试想一下,如果你能像魏乔一样经营2万多亩水稻,你的收入可能还不如城里的大部分职业。他们投身农业,认为种田有利,种田有前途,事业有成就感。

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的全面推进离不开农民的全面发展。只要你诚心务农,无论新旧都应该欢迎和支持。“新农民”和“老农民”都是建设农业强国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方面,“新农民”离不开“老农民”。魏桥种植2万多亩水稻,肯定需要老乡的参与。另一方面,“老农民”受益于“新农民”。数据显示,65%的优质农户对周边农户起到了带动作用。其实和其他职业一样,年龄和工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劳动者的素质。

衡量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乡村是否受欢迎,务农是否后继有人,职业素质能否有效提升。到

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应该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特别是要吸引急需的人才。要打破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体制障碍,建立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长效机制。目前,“新农民”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不仅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在项目审批、信贷发放、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还要推动公共服务更好地覆盖农村,解决他们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乔)据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