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井利汽车系统(清华简能证明《古文尚书》是伪作吗?)

2024年05月09日 02:05 来源于:赚牛网 浏览量:

我们可以谨慎并且准确一点应该这么说:当今通行本《尚书》中的一些篇章是伪作的可能性非常大。——清华大学所藏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清华简整理者说:《傅说之命》三篇简文内容《金滕》、《傅说之命》、《尹诰》,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这种情况在清华简第一辑整理报告中已经出现,《咸有一德》是伪古文尚书多出来的篇目,但与清华简《尹诰》文字差异很大。。它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确系后人伪作,并将对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清华简能证明《古文尚书》是伪作吗?

《尚书》,字面意思是“上古之书”或“尊贵的书”,是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期的各种重要历史文献资料的汇编,它其中包含的文体非常繁杂,里边有正儿八百的历史记录,也有王、大臣、名人的传记、专访和演讲稿,甚至还有自然学科中的论文和工具书,总之是一切有价值的古代资料的总集。

这些书的来源各有不同,最初都是一篇或几篇在一起零零散散地流传下来的,后来孔子在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在“书”类文献中挑选出100篇编在一起,用作学生教材,这才第一次有了结集形式的《书》出现。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作为这部书的总编辑,孔子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他编“书”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学术需要,那些不符合儒学的“书”孔子自然就没有编进去,有些“书”也就因此慢慢失传了。

但就算是孔子编的这部《书》命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全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这给秦汉之际的文化和学术交流制造了一个断层,到西汉初年国家尊崇儒术,决定大力办学时,已经找不到几篇可以学习的“书”了。最后是汉文帝的宰相晁错打听到济南有个秦代的大学教授懂这门学问,就寻访到他,结果老先生手里也没有任何“书”的文字记录,只能凭记忆背诵,由他的女儿重新把这些“书”写出来。就这样,一个90多岁、说话含混不清的老人用浓重的济南方言口授了28篇“书”,用当时通行的汉隶字体写成定本,由于记录它的文字和先秦的“古文”有区别,因此这个版本被称为“今文《尚书》”。

今文《尚书》后来还有零星篇章的补充,应该说今文《尚书》基本上都是比较可靠的上古文献资料。

与今文《尚书》相对应的是“古文《尚书》”。西汉时代,鲁恭王大兴土木给自己修建宫殿,拆了孔子故宅,在一段墙壁里发现了另一部《尚书》,这部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就被称为古文《尚书》。后来一些民间偶得的”书“也被编入古文《尚书》,这部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再次整理,篇目比今文多了16篇。

到了西晋永嘉之乱,宗室南渡,北方沦陷,国家图书馆再次毁于一旦。东晋初年,朝廷又求书若渴了,这一次,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这部书倒是没有再次亡佚,现今流传的通行本《尚书》,就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版本编修的。

起初这个版本好像一切正常,梅赜也因献书有功,被大大地封赏。然而到了宋代,考据学兴起,这本书中的疑点就越来越多了。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具体的不再多说,总之他们认为梅赜献书中比今文《尚书》多出来的篇章,都是东晋时代根据史籍里引用过的《尚书》的残章断句伪造的,其中最直观的证据是:今文《尚书》大多晦涩难读,因为其中有些是用公元前1000到1500年左右的古汉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文言文里的文言文,汉代人已经看不懂了,但多出来的那些古文《尚书》篇章却浅显易懂,说夸张点,就像现代人看《西游记》差不多吧。

“伪古文《尚书》”就是这么来的。

总之,从宋代开始,《尚书》的今古文之争就是学术界的一大公案。清代学者阎若璩专门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系统地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其中一些观点在现在看来也不过时。但也有一些学者坚信东晋以来的古文《尚书》不伪,是同一篇《尚书》的不同传本,或是真正《尚书》篇章的白话翻译版……

这道公案经历了20世纪初古史辨时代,又牵扯进了近些年来夏商周断代烂尾等等因素,学界的一些争辩也越来越变成党同伐异,而不是冷静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了。

清华简的公布为“伪古文《尚书》”到底伪不伪提供了很多直接的证据,但学界的争鸣估计还要继续一阵子,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让研究了一辈子的学者完全推翻自己的观点,谈何容易呢。

有些是凭借记忆写的,如果有细节错误,欢迎指正。

关于《尚书》补充一点:先秦的古书大多都是单篇零散着流传的,在《尚书》被编成一本比较完整的资料集之前,其中的篇章也基本上处于这种离散状态。那些热心学习和整理古籍的人会按照自己的需要编辑自定义的选集。孔子可以按照他的政治和学术观点从这些篇章中编辑出一部《尚书》选集,墨子如果乐意也可以,但选的篇目肯定有很大的不同(清华简中的“书”类文献可能就是那时在孔子之外的一种《尚书》选集)。

《逸周书》相传就是用孔子选完不要的“书”编辑而成的一种选集,里面其实有很多非常古老而珍贵的“书”类文献,但因为历代不够重视,这部书的讹误非常之多,清华简已经公布的一些篇目可以用来订正其中的很多文字错误。仅举一例:

例如今本《逸周书·祭公》有如下文字:“祭公拜手稽首曰允乃诏毕桓于黎民般……”“于黎民般”是什么意思,从来没有人能真正讲通。清华简《祭公之顾命》中的相应文字是:“公懋拜手首,曰:‘允哉!’乃诏(召)毕(与“桓”可通)、井利、毛班,……”原来“于黎民般”是“井利、毛班”的错字。“于”与“井”,“民”与“毛”,形近而误。“黎”与“利”,“般”与“班”,音近而误。毕桓、井利、毛班是穆王的三位大臣,即《祭公》中祭公称之为“三公”的人。今本的“曰允”相当于简本的“曰:‘允哉!’”。这样,文义就豁然贯通了。

要不是有善本可以参照,谁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

《战国策》没什么了解,就我知道的,简单来说,《战国策》里有些篇章的确能算是伪作,因为它的写作本身目的不是为了保存史料,它是战国时代纵横家们为四处活动写的演讲词,性质类似于今天公关公司发的通稿,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口若悬河,虚虚实实,真的史料也往往被添油加醋,存在夸大的成分,所以很难辨别其中的记载真实性如何。

更要命的是,司马迁写《史记》时可以参考的资料十分匮乏,最终把《战国策》当做信史抄了很多进去,导致许多事实颠倒错乱,甚至是完全子虚乌有的。比如说,苏秦和张仪是不同时代的人物,《史记》里愣是让他们关公战秦琼了。

《战国策》的相关论述可以参看杨宽《战国史》。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