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军工国企改革业绩拐点!导弹装备发展成为大国刚需 产业链利好上市公司

2023年03月11日 05:03 来源于:赚牛网 浏览量: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国防预算约15537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去年提高0.1%。这是中国国防预算连续第八年保持个位数增长。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天和陈静3月7日报告称,2020年至2022年国防预算增速分别为6.6%、6.8%和7.1%。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波动,但国防预算稳中有升的基本盘没有改变。

20230311596506.png

西南证券分析师刘倩倩3月9日报道称,过去几十年,中国在武器装备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军费,重点型号也在近几年终于定型列装,未来5-10年将处于武器装备建设的收获期和井喷期。军工整体需求增长有保障,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是一个“确定性”和“成长性”并存的优质投资领域。

3月3日,国资委部署国企“世界级企业价值创造”活动。郭进证券(600109)分析师陈阳认为,国有军工企业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的核心单位,可能成为改革的重点。在效率的要求下,股权激励等改革措施有望加速;创新可能有助于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国产化,产业优化升级可能需要或迎来更多的资产整合。

在导弹领域,受多种因素影响,2022年导弹供应增速放缓。2023年抑制因素解除后,开发进度加快,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据悉,该导弹是一种携带弹头,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引导和控制,引导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导弹通常由弹头、控制系统、发动机装置和弹体组成。

导弹具有实战和威慑的双重使命,是现代战争的“杀手锏”。导弹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和化身,具有不同于一般进攻性武器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的显著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超强进攻性和强大威慑力的武器。

20230311198056.png

信达证券分析师张润毅在1月4日的研报中指出,“十四五”将是国防建设的黄金期,未来导弹发展的特点是增长快、确定性高。导弹肩负着实战和威慑的双重作战使命,研究、装配和发展导弹装备已成为大国的迫切需要。中国军用飞机全面进入“20”时代。未来新一代航空兵作战平台将迎来换装高峰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配套的导弹装备也将迎来放量。作为一次性消耗品,随着实战化训练的推进和备战思维的推演,对导弹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进入发展快车道。

精确制导导弹改变原有的作战模式,大大提高作战效率,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1月8日,浙商证券(601878)分析师程兵、邱世良预测,中国目前导弹市场规模约为441亿元,预计到2025年导弹武器制导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215亿元。

20230311193395.png

导弹产业链短,涉及领域多。导弹产业链主要由上游设计、测试等研发环节、中游制造环节和下游运维保障环节组成。

20230311487240.png

导弹制造的上游涉及导弹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导弹所需材料包括钢、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金属、陶瓷、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等。E

中游涉及弹体、战斗部、发动机、制导系统和总装,包括弹体、战斗部、发动机、制导系统等系统材料供应商。中游上市公司较多,包括田健科技、航天电子(600879)、航天科技(000901)、大力科技(002214)、高德红外(002414)、锐创微纳(688002)等。

下游涉及导弹整体,主要有宏达爆破(002683)、高德红外、洪都航空(600316)、长城军工(601606)、钟兵红箭(000519)。

与美俄相比,现阶段中国导弹领域的发展还有差距,未来加速升级是必然的。导弹武器系统已经发展了70多年。虽然欧盟、中国等国在不断追赶中发展了许多先进的导弹装备,但整体上与美俄仍有差距。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