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3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3年03月16日 10:03 来源于:赚牛网 浏览量:

(2023年3月15日)

第一财经记者:

请问您如何评价今年中国经济的开局?前两个月的数据显示出的经济运行中有哪些亮点和积极变化?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都很关心1-2月份的数据出来后,经济形势会怎么样。总的看,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快速平稳过渡,稳定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生产需求正在回升。从生产来看,工业和服务业都有所回升。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去年12月份增长1.3%,加快1.1个百分点。考虑到去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基数较高,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反弹幅度较大。从服务业来看,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但去年12月份有所下降,实现了由降转升。从服务业指数来看,8个分项指数中有7个出现回升,表明服务业整体改善较为明显。从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都在改善。消费方面,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限额以上商品零售18类中,12类回升。在投资方面,今年的投资保持了稳定增长。1-2月份,投资同比增长5.5%,比去年全年增速快0.4个百分点。生产需求的改善对整个经济运行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就业方面,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基本保持稳定。按月来看,1月份为5.5%,2月份为5.6%,2月份略有上升,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我们知道春节后有跳槽的需求。今年1月至2月的失业率变化与历史相比相对较小。总的来说,就业总体保持稳定。从价格来看,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明显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的物价稳定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1-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为0.8%,也保持总体稳定。

第三,经济周期逐渐好转。去年受疫情等突发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周期不畅问题较为突出,今年以来明显好转。从生产端看,41个规模以上工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速回升。从消费端看,12类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有所回升。从运输指标来看,前两个月货运量由去年12月的下降转为上升,铁路和航空客运量大幅增长,都表明经济周期逐步好转。

四是市场主体活力趋于增强。今年前两个月,企业预期明显改善。从制造业PMI来看,2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52.6%,达到近年来的高位。与此同时,服务业PMI也达到55.6%,达到近期高点,表明市场主体发展预期改善。还有一个指标是小微企业生产有所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中,1-2月份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2.4%,快于大型企业。在th

下一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谢谢你。

深圳卫视直播员:

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大家都觉得比预期略低。你怎么想呢?从1、2月份的经济表现来看,您认为今年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吗?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大家也比较关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社会上有人认为去年基数比较低,今年增长会更快。也有人认为困难和挑战很多,对能否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中国的发展现实和需要。首先,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最大的民生是就业。受疫情影响,近三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就业压力较大。面对这些困难,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了就业的总体稳定。促进就业稳定的关键是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5%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高于近三年平均经济增速,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其次,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如果经济增长目标过低,经济中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暴露出来,风险也会增加。如果经济增长目标定得过高,会导致资源要素短缺,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符合当前发展实际的。最后,从资源要素的支撑条件来看,可以支撑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5%至7%之间,5%的目标基本符合潜在增长水平。

第二,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压力大,挑战大。国际上,今年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滑。主要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低于去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2.9%,比2022年低0.5个百分点,表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还有国际通货膨胀的问题。一些主要经济体大幅提高了利率。今年的通胀水平预计会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仍然是高通胀。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部分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这将进一步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问题将增加全球经济不稳定的不确定性。国内方面,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现在1个百分点的增长,相当于过去几个百分点的增长,增量非常巨大。从绝对值来看,现在一年的经济增长相当于90年代一年的经济总量。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增长,并不容易。今年经济运行在逐步复苏,但也要看到,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在这几年受到了损害,修复需要时间。此外,一些结构

第三,我们对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充满信心。首先,中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拥有非常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拥有超大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仍在提高,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其次,今年的疫情将大大消除对生产需求的抑制作用,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第三,扩大内需的政策将继续加码。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扩大内需,特别是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首位。“机关开篇”系列新闻发布会释放的信息显示,今年各部门一直在谋划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这将促进全年预期目标的实现。第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两会”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将极大地鼓舞和鼓舞各方面发展的信心。

总的来说,今年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有压力、有挑战的,但也要看到,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信心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关键是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实干的精神推进工作,努力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谢谢你。

路透社记者:

刚刚提到了今年的发展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你说要实现它们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从政策角度,你认为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持?你认为今年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消费还是投资?还是出口?请从需求的角度再解释一遍。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你主要关心的是今年的政策。关于今年的政策,可以从《政府工作报告》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找到主要的政策导向。具体政策正在各部门规划中。目前,今年的政策重点是扩大内需。正如刚才提到的,国际环境中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因素。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应该着眼于自身的发展,积极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同时,我们要积极扩大开放,加强与各国的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构建发展新格局,促进国内流通顺畅,推动国内国际双流通。

你讲的今年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总体来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会比去年有明显的提升。疫情对消费的制约因素逐渐消除。随着就业的逐步恢复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明显提高。同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继续显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随着创新驱动的发展,创新特别是科技的投资需要增加,我们仍然有很大的潜力。由于外部不确定性,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较去年有所减弱。但总体来看,中国外贸发展的韧性还是很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外贸也会对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谢谢你。

报纸记者:

CPI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小幅升至2.1%后,2月降至1%,其中核心CPI仅上涨0.6%。请问国家统计局如何看待近期CPI的走势,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还会持续吗?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的确,今年人们更加关注价格问题。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通胀水平较高,尤其是美国、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仍在6%以上。中国物价总体保持稳定。今年1-2月,CPI价格同比上涨1.5%,保持温和上涨。从1、2月份的变化来看,1月份同比上涨2.1%,2月份回落至1%。这种价格变化主要是受春节错月的影响。去年春运主要在2月,今年春运主要在1月。随着春节后市场需求的季节性回落,2月份CPI由上月的上涨转为下降,同比涨幅回落。从结构上看,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同比变化是因为春节错月的影响。

从价格走势来看,随着国内需求的逐步改善,对相关价格的拉动可能会增强。从国际因素来看,国际进口因素低于去年,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对我国也会有一定的进口影响。尽管面临这样的压力,但全年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仍有较好的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较为充裕。目前,猪肉产能处于合理水平,不具备大幅增长的条件。二是能源供应有保障。去年,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我们的主要能源是煤。去年,我们有效释放了先进的煤炭产能,稳定了能源价格。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中国能源自给率在80%以上,有利于稳定能源价格。三是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相对充裕。总的来说,在保障供给和物价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谢谢你。

彭博新闻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失业率。你说目前失业率上升是因为季节性因素。如果不考虑季节因素,你觉得失业率前景如何?第二,中国人民银行今天提高了对经济的贷款比率。这是因为政府认为经济现在需要更多的货币流动性吗?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受疫情等突发因素影响,去年就业压力较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就业。去年12月,失业率降至5.5%。从数据来看,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2月份比1月份略有上升,这是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大家也比较关心今年的就业形势。未来保持就业总体稳定有非常好的条件和基础。

一是整体经济运行有望改善,内需有望逐步扩大,有利于增加就业。第二,服务业的复苏将极大地促进就业。1-2月数据显示,服务业复苏加快,尤其是接触聚集型服务业。服务业的就业容量比较大,服务业的逐步回暖也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第三,今年扩大就业的政策力度会加大。今年从0755到79000,提出全年新增就业1200万,比去年有所增加,稳定就业的政策也在完善。第四,近年来在推动创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随着今年整体经济的改善和创业创新的加快,新的就业形式将继续增加,为企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创130个月新高,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你怎么看待这种趋势?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今年我们将如何努力?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从2010年开始,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经过长期的积累,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大的规模,比较完整的体系和较强的竞争力。去年,由于多重意外因素,制造企业预期出现波动。去年四季度,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跌破临界点。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快速平稳过渡,国内经济稳定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预期有所改善。正如你刚才所说,2月份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52.6%,说明企业的预期在改善,也说明经济企稳回升是有良好的微观基础支撑的。

从下一阶段看,制造业有望保持总体稳定。今年经济有望整体好转,市场需求扩大,带动企业提高生产积极性。同时,今年对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会加大。多年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信贷方面积极支持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1-2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升级趋势明显。从这些情况来看,今年企业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你讲的未来制造强国发展,关键是坚持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体系相对完善,但制造业生产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通过创新来加强生产、销售和研发方面的短板。谢谢你。

俄新社记者:

为了避免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实现发展的目标,中国将做出哪些努力?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市场还会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吗?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你关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推动发展新格局,首先要推动国内大周期,通过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平滑国内大周期。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市场潜力巨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优质供给短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在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未来将走开放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我们将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自由贸易区等合作平台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谢谢你。

封面新闻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首位。发言人如何评价前两个月的消费数据?你对t的消费趋势有什么预测

一是接触消费和服务消费明显回升。随着疫情对消费场景限制的消除,以及今年1、2月份中国春节的临近,居民出行、旅游和文化娱乐消费明显恢复。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量增长71.2%,国内旅游人数增长23.1%,旅行社及相关行业收入大幅增长。春节期间,餐饮活动明显增多。1-2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由去年12月的下降转为大幅增长。

二是大部分商品零售额有所好转。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大类中有12个商品比去年12月份有所回升,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如粮油食品、金银首饰等。

三是实体店零售额提升明显。1-2月份,规模以上实体商店零售额中,百货商店零售额增长5.5%,明显好于去年。与此同时,网络零售保持稳定增长。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

这些情况表明,消费复苏趋势增强。从后期走势来看,消费的回暖值得期待,主要包括:一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二是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就业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能力的增强。同时,疫情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将逐步消除,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第三,今年扩大消费的政策将继续发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今年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各地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增长。总的来说,全年消费回升的有利条件很多。谢谢你。

浙江新闻集团潮汐记者:

问一个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并没有明显好转。你如何评价这场演出?谢谢你。

傅:

谢谢你的提问。房地产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增长。房地产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上下游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很大。去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部分头部房企资金链出现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交房困难。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积极出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坚持房住并举,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年保障楼房交付的政策,在保障民生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在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随着经济的转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降幅明显收窄。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6%,降幅较去年明显收窄。商品房销售额下降0.1%,降幅也明显收窄。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在资金、施工、投资等方面也在改善。从1月到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5.7%,而去年下降了10%。总的来说,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随着经济的逐步好转和市场预期的改善,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谢谢你。

王忠宏记者: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开局平稳,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中国的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都比较关心外贸。去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良好增长。在复杂困难的形势下,进出口突破40万亿元,达到42.1万亿元,同比增长7.7%,贸易规模再创新高。从今年来看,外需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增长与去年相比有所放缓,外部需求趋于减弱。最近美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PMI都在临界点以下,外需的变化必然会对我们的进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1-2月,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

尽管压力很大,但外贸促稳提质的有利条件很多。第一,中国的外贸增长是建立在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基础上的。前几年受疫情影响,防疫物资和消费电子产品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我国工业体系比较完整,调整能力很强,迅速调整了产能,适应了外需的变化,促进了外贸的高增长,这是外贸最重要的基础。第二,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成效不断显现。去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对其他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保持较快增长,对稳定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今年情况看,前两个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1%,其中出口增长15.2%,有利于外贸稳定。三是外贸新动能逐步增强。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非常快。随着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贸易可能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基于这些因素,全年实现外贸增长存在一定挑战,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我们对推动外贸稳定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谢谢你。

关键词:
友情链接